丁达尔效应: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,从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“通路”,丁达尔效应的出现从而也寓意着光可被看见。
丁达尔效应是什么意思
“丁达尔效应”是一种自然现象,主要用于胶体和溶液的鉴别。
具体含义
“丁达尔效应”又被称为“丁达尔现象”、“丁铎尔现象”、“丁泽尔效应”、“廷得耳效应”等等,是由英国科学家丁达尔在1869年发现的。“丁达尔效应”指的是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,从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“通路”。“丁达尔效应”的出现寓意着光可以被看见,因此有人就用这种现象来表白,即“当丁达尔效应发生时,光就有了形状;当你出现时,心动就有了定义。”
暗室现象
在暗室中,从垂直于平行光束的方面观察,可以看到有浑浊发亮的光柱,而且其中还有微粒闪烁,这种现象是“丁达尔效应”
树林现象
在森林中,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树叶之间透过的光柱,像这种自然界的现象,也是“丁达尔现象”。那么为什么这种现象也是“丁达尔现象”呢?其实主要是因为云、雾、烟尘都是胶体,它们的分散剂的空气,分散质是尘埃或者液滴。
耶稣光
“丁达尔效应”在摄影界也被称为“耶稣光”,“耶稣光”一般出现在清晨、日落时分或者是雨后云层较多的时候。“丁达尔现象”非常美丽且壮观,2015年7月7日傍晚,中山黄圃镇上空出现“丁达尔现象”;2015年8月7日傍晚,福州市西面出现“丁达尔现象”; 2016年8月15日傍晚,成都的高楼大厦上出现“丁达尔现象”等等。
丁达尔效应是什么现象
1丁达尔效应的产生原因
在光的传播过程中,光线照射到粒子时,如果粒子大于入射光波长很多倍,则发生光的反射;如果粒子小于入射光波长,则发生光的散射,这时观察到的是光波环绕微粒而向其四周放射的光,称为散射光或乳光。丁达尔效应就是光的散射现象或称乳光现象。由于真溶液粒子直径一般不超过1nm,胶体粒子介于溶液中溶质粒子和浊液粒子之间,其直径在1~100nm。
小于可见光波长(400nm~700nm),因此,当可见光透过胶体时会产生明显的散射作用。而对于真溶液,虽然分子或离子更小,但因散射光的强度随散射粒子体积的减小而明显减弱,因此,真溶液对光的散射作用很微弱。此外,散射光的强度还随分散体系中粒子浓度增大而增强。
所以说,胶体能有丁达尔现象,而溶液几乎没有,可以采用丁达尔现象来区分胶体和溶液,注意:当有光线通过悬浊液时有时也会出现光路,但是由于悬浊液中的颗粒对光线的阻碍过大,使得产生的光路很短。
2丁达尔效应的应用
现在这种现象经常经常被用来区分是胶体还是溶液。光束通过,出现的通道很短的时候其实这并不是胶体或者溶液,而是悬浊液。如果没有出现通道那么就是溶液,有长长的光线通道出现那么就是胶体。
目前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大多数是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的,而在生活中很多的自然现象也可以看到,像是阳光透过树叶留下一道光,其实这也可以用丁达尔现象来解释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afuwuba@qq.com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5wxw.com/n/12504.html